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张颖辉
手机查看
大众网·科技山东讯 “这是省委省政府、全省人民对我40多年来从事内燃机科技一线工作的最大肯定,这也是对潍柴集团20多年来走科技创新之路的最大肯定,这更是对我和我的团队在新旧动能新征程中提出的更高科技创新期待!”4月16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登上了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领奖台。
获得最高奖,谭旭光实至名归——提出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一体化方案,主持解决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步提升国际难题,支撑我国重型商用车形成了全球竞争优势;主持开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高速柴油机,主持柴油机基础前瞻技术创新,率先攻克本体热效率50%国际难题,使我国柴油机高效低碳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创建先进动力系统研发制造工程体系,解决了我国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新能源等多领域动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制约;带领企业从年收入不足6亿元、濒临破产的地方国企,发展成为年收入5034亿元、净资产1213亿元的混合所有制跨国集团,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耕内燃机行业四十余年,谭旭光曾多次走上科技大奖的领奖台: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
矢志不渝搞创新
自1977年进入潍柴成为一名产品实验员,谭旭光至今已在内燃机行业深耕44年。
“我进厂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发动机的‘心脏’。发动机是‘心脏’,‘心脏的心脏’是燃油系统。从事这样一份工作,与我后来带领科研团队实现发动机50%热效率是一脉相承的。”在技术攻关一线的这段经历,为谭旭光今后的技术攻关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对科技创新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这十年奠定了我在而后二十三年的主要领导岗位上,始终以产品创新的主线推动着企业发展。”
时至今日,谭旭光依然忘不了17年前的尴尬情形:他到欧洲一家世界500强发动机公司参观学习,对方给他看的都是即将淘汰的东西,而先进生产线都用篷布盖着。“这一点对我刺激巨大。但我这人有个特点,越刺激越有激情。回来后我就开会,一定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谭旭光说。
在谭旭光看来,外国人永远不会把核心技术给我们,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而自主创新需要大胆投入。“十年前,我就要求研发部门大胆花钱。近十年,潍柴研发费用占年销售收入的5%,其中研发费用的20%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人们喜欢用“谭大胆”来称呼谭旭光,不仅是因为他曾经出10个多亿的“天价”竞拍下湘火炬,并由此掌握了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核心技术,还因为他在研发投入上的大胆。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欧Ⅲ排放的12升高速大功率发动机——“蓝擎”动力在潍柴诞生,终结了“外国心”驱动中国车的历史。而其背后的研发投入高达数亿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不懂到学懂,从引进到模仿,从被世界行业巨头看不起到自立自强、受行业尊重,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全球首家挑战突破柴油机50%热效率无人区,谭旭光和潍柴的科技工作者,在齐鲁大地这片创新热土上,取得了一系列让全球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
如今,潍柴通过自主研发打造了中高速发动机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重的全系列产品平台,成为全球产品线最全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2019年1月8日,谭旭光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2020年,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同年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谭旭光是装备制造业唯一代表。
“我们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在岗位上夜以继日用‘疯子’精神搞创新,用‘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成果。实践证明,要赶超世界一流、迈向世界之巅,我们就要弘扬‘疯子’精神、‘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走科技创新之路!”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发言中,谭旭光这样总结了潍柴的科技创新。
勇挑大梁渡时艰
潍坊,古称潍县。明清时因商贸繁荣,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说。这片土地上,重商、亲商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创新之风劲吹。潍柴从这里成长壮大。75年发展史上,潍柴既有成功研制6160中速柴油机的荣耀,也有引进斯太尔重型发动机的骄傲。
但当改革开放进入第20个年头,1998年,潍柴却走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口。“天之骄子”逐渐沦落为“市场弃子”。从一组数据可窥见潍柴当时的窘境——账面全部资金仅有6万元,债务高达3亿元;企业拖欠1.36万名员工最长6个月的工资。
也正是这一年,年仅37岁的谭旭光勇挑大梁,走上了潍坊柴油机厂厂长的岗位。一场气势恢弘又艰苦卓绝的改革攻坚战随之打响。
谭旭光开的第一刀就是整治产品质量——将100多台有瑕疵的发动机砸掉。“产品出了问题,表面是质量问题,实际是技术问题,是系统和体系的问题。我一上任就写下‘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后来改为‘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现在是潍柴的核心价值观。”
二十多年来,谭旭光一边大刀阔斧搞改革,一边带领潍柴人在世界舞台上勇闯科技“无人区”,引领中国柴油机行业实现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完美逆袭,打造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新样本。
不计成本建生态
谈及创新生态建设的话题,谭旭光观点十分明确。在他看来,引进人才是投资,而不是成本。
关于这个问题,潍柴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也给予了很好的回答。近年来,潍柴持续大规模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仅发动机板块研发技术人员就达到3500余人,共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300多人;2005年,潍柴引进第一个海归博士年薪高达18万美元;在201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潍柴拿出1亿元重奖科技功臣,一时轰动全行业。
今天的潍柴,处处能感受到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呵护和关爱:研发人员工资是同职级管理人员的两倍以上;博士生引进全部由谭旭光亲自面试,每年无论多忙他都要参加“博士座谈日”活动;实施股权激励、前置激励等政策,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谭旭光表示,创新生态建设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理念上形成共识。第一,科技生态是企业的生命线;第二,科技生态的建设,要让那些想干事、敢干事的人不受约束,培养创新“疯子”,才能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价值;第三,企业“一把手”是建设创新生态的核心关键人物,他没有定力没有决心就干不成。
“我们要舍得花钱,舍得‘烧钱’,更要舍得有方向性的‘乱烧钱’。不仅要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比重,更要在前沿基础技术研究上,强力提升科研经费占比,山东重工今年提出研发投入要在202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纵观世界一流企业,研发投入越高,企业回报就越多,社会贡献就越大。”谭旭光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说。
抢抓风口勇担当
谭旭光见证参与了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业40余年的发展巨变,是名副其实的“产业科学家”。对于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重点产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热门话题,谭旭光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谭旭光认为,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必须具备“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高端制造业不仅要有先进技术、先进工具,还要有大量基础数据的积累来实现跨越。
针对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碳达峰”“碳中和”,谭旭光认为,如果现在还有人怀疑“碳达峰”不需要新能源汽车的话,那这个企业一定会走向灭亡;但同时,这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技术成熟的过程,一个国家能源战略重新布局的过程。
对行业有着深刻认识的谭旭光,也正在带领潍柴抢抓行业大变革的风口。如今,潍柴不仅在传统发动机领域推动技术升级,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网、电控技术等前沿领域。
眼下,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即将落户潍柴动力。谭旭光表示,国家燃料电池创新中心由潍柴动力承建,是要辐射全国、设立分中心的大平台,这给了山东一个巨大的蛋糕,这也是国家对山东寄予的厚望。
“发展新能源产业十分重要,潍柴在这方面要有担当精神,力争用3-5年时间,让燃料电池技术真正迈向世界一流。这是国家的目的、山东的期待、潍柴动力的担当。”谭旭光说。